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广角 正文
方圆谈 | 遵纪守法没有退休时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 16:0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A A

“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可以放下了,不用学、不用看了,也不用太拘束了,过去的一些原则都该放下了,可以换个活法了……”近日,媒体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城市管理局原局长冯尧严重违纪违法案进行了剖析,退休多年后被立案审查调查的冯尧在忏悔中提到。为了“换个活法”的冯尧,不甘退休以后的寂寞,把退休当终点,不守底线踩红线,利用影响力发挥“余热”,以致晚节不保。这再次证明,退休不是进了“保险箱”,过不了退休之后的廉洁关,毁掉的终究是自己。

退休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一段辛勤付出的结束,也预示着另一段美好生活的开始。对领导干部来说,退下来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思考的空间更多了,读书散步、修身养性亦行,强身健体、安享晚年也可,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投身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民服务,更是不错的选择。倘若是工作退休,思想跟着退休,党性也随之退休,倚仗着过去的职务身份和人脉关系肆无忌惮、放飞自我,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走神”“跌倒”就在所难免。现实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因退休后“余热”发挥错位被查处,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身份地位上的变化。殊不知,只要触碰纪法红线,总有事情败露、付出代价的一天。

相较于退休之后被查处的党员干部,更多的党员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选择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依旧尽职尽责、心甘情愿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草鞋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一头扎进山秃水枯的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载,并把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离休后,在花萼山义务护林,20多年来他护林20余万亩,促成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究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真正的“余热”,还是眷恋权力和名位的“余热”,境界和差距悬殊,结果也完全不同。

工作有退休之日,遵纪守法没有退休之时,监督执纪执法也没有留白之处。对退休领导干部这一群体,既要从制度上约束,更要从监管上重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充实了对在职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有关不廉洁行为的处分规定,而且完善了对离职或者退休党员干部违规从业、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影响为亲友谋利行为的处分规定,不因党员干部离岗而降低对其的要求。这再次传递出只要涉嫌贪腐都难逃纪法惩处的强烈信号。

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党员干部都要恪守党性原则、严守党纪法规,清醒认识什么才是退休的正确打开方式,把好廉洁每一道关口,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