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固县委组织部着眼加强村居干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居干部头雁工程、日常管理、素能提升、鼓励激励“四位一体”管理机制,形成村居干部从储备到选任,从选任到履职、从履职到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为推动清廉村居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坚持上下联动、精心组织、严格程序,配强班子,健全村级后备力量,让村级组织健康高效运行。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突出“双好双强”条件,换届后,“两委”成员中女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分别较上届提升15.78%、14.22%,平均年龄下降7.1岁,“四类人员”占比58.87%,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积极探索村级后备力量“五抓五提”行动,县级财政划拨后备力量培育经费544万元,每村(社区)后备力量动态储备3-5人,全县储备各类村(社区)后备干部894名,实行村级后备力量需求“定单”、设岗“菜单”、能力“榜单”三单培养。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村居干部行为准则。出台《城固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一肩挑”后村居干部行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村“一肩挑”干部职责明确7大类,细化59项“权力”内容,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创新推行村居干部“三考两评”机制,严格落实专心、专职、专人、专责“四专”要求,从严考核村(社区)干部,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差异化兑现待遇补贴。严格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全面实施村居干部“小微权利”清单制度,明晰46项监督管理措施,打造阳光村务。
培养培训并行,素能提升工程强本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清廉村居建设要求,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观摩、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村居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今年累计举办培训班3期,实现村居干部培训全覆盖。建立县、镇、驻村工作队三级联系指导村居干部“3+1”结对帮带机制,县级领导每年与包联村全体村居干部进行一次座谈,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帮带1-2名村支部书记,每名乡镇班子成员、站所长至少联系1名村居干部,指导工作开展。探索实施镇村居干部“双向交流”机制,乡镇每年选调村居干部到乡镇跟班学习锻炼,为“上挂”学员精准制定培训提能计划,镇干部“一对一”帮带指导,为乡村振兴锻造优质本土人才,做法被省委《改革动态》刊载肯定。
多项措施并举,保障提升行动激活力。推行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居干部奖励报酬挂钩机制,奖励报酬不超过经营性纯收入10%、总额不超过10万元,全县各村累计发放奖励报酬460万元,经验被中国社区报、陕西日报推广。县财政增支2100余万元提高村居干部待遇保障,“一肩挑”人员提高为3500元每月。出台离任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办法,创新出台《城固县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着力解决了村居干部养老无保障、退休无补贴的后顾之忧,切实增强村级干部岗位吸引力。强化正向激励,23名表现优秀的村居干部招录为公务员,使村居干部工作上有奔头、干好了有盼头。